身處現代職場的人士,普遍感覺到現實的壓力。甚至有一些在職場中混跡多年的精英都換上了各種心理問題,那么怎樣處理現實職場中地心理危機呢?
近日,《2010年職場九大事件》評選中,“職場心理健康問題”進入五大“最為牽動人心的職場大事件”,成為關注頻率最高的大事。在此基礎上,中國某實用心理學門戶網站的一項調查數據再次引發熱議。這份共有5266名在職人士參與的調查顯示,25%的上班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,職業壓力帶給企業的損失每年數以億計。
這些心理問題包括精神壓力大、感覺不開心、郁悶、覺得自己不能擔當有用的角色等。中國NLP學院心理專家黃啟團指出:四個時段最可能產生職業危機:擇業和就業初期時的定位危機、工作5年左右的晉升危機、40歲時的方向危機、50歲以后的飯碗危機。
首先,進入職場前,年輕人處于探索階段,缺乏工作體驗及深入的自我評價,導致適應困難。此時,要通過實習、打工等增加對工作的體會,多聽取他人建議,幫助縮短適應期。
工作四五年后,很多人成為業務骨干,他們渴望轉向管理層,卻因管理崗位少而感到壓力。此時,需剖析自身性格、機會和資源,決定是往精尖的技術層發展,還是換個崗位發展。
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,40歲左右,多數人的職業生涯達到頂峰,會進入一個“瓶頸期”,此時工作上的成就很難帶來太大滿足感,為了達到更高的自我實現需求,人們渴望新的變化。但是,在突破自我的同時,要認清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是什么,保證不會因做出的決策感到后悔。
過了巔峰之后,人生的職業軌跡開始下降,到了50歲左右,一般會退居二線,加之思維敏捷度下降、身體器官出現衰老跡象,開始感到生存焦慮。這時,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,轉移生活重心,從家庭、朋友以及興趣愛好中,尋找工作之外的滿足。